宁夏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开展供电专项案例分析
一位不愿具名的深耕黑龙江煤炭市场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三年初见成效,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煤炭传统产业旧动能转换和新兴产业新动能培育。突出十大主攻方向为突出大调整、大改造,加快实施省内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突出大治理、大改进,加快推进矿区生态保护与治理战略。目前山东重点突破带动发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领跑者优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辐射行业,带动和引领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发展的新格局。突出大培育、大发展,加快实施煤炭产业调整转型战略。十年塑成优势,到2028年,培育形成具有现代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发展动力强劲。
近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重点从四步走战略,突出四条路径和十大主攻方向,重点突破带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煤炭工业体系。突出大开发、大转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供给质量提升,但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仍面临去产能资产处置难、企业杠杆率高、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等难题。
进入8月份,云贵川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降雨较往年偏大,导致长江来水增加,水电增发预期迅速增强,水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将逐渐显现,水电增速将保持在全社会用电增速之上。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因子增多,生产经营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韧性进一步增强,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成效突出,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稳定向好,发展信心不断增强。既要看到发展中还存在新困难、新问题,也要坚定信心,不能掉以轻心。
受夏季高温和冬季供暖需求影响,电力行业用煤需求的波动性较为显著。二是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加速向晋陕蒙宁地区转移,区域间煤炭调拨规模扩大,季节性短时煤炭需求波动与煤矿生产、铁路运输均衡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全球债务规模创纪录,使得债务风险系数加大。在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势下,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18.4%,与2017年同期的断崖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但是,由于政策的干预,煤炭价格上行的空间被封闭,预计下半年动力煤均价仍可维持在600元/吨以上。尽管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但影响供需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多,市场调控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要正确处理好去产能、保供给、稳市场的关系,多签、签实中长期合同。201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783.4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17年同期收窄31.8个百分点。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加剧,将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而煤炭中转地北方港口在国家多项保供措施保障下,库存总量稳步回升,有效地保障了下游迎峰度夏期间的动力煤供给,短期内国内动力煤价格或仍呈下行趋势。
一是全国电力供需结构变化较大,峰谷差快速加大。从需求侧看,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主要是受市场预期向好、高温等影响,全社会用电总量迅速走高,电煤消耗随之上升。
随着全行业效益有所好转,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有所增加。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明显上半年,在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其中动力煤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然后再次上涨后出现小幅下跌的态势。
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形势驱动下,我国煤炭产业经过温和调整,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煤电受季节、极端天气的影响越来越大,调峰压力也在加大。但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并不表明煤炭产业自身不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下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有望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助推煤炭市场继续趋好。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28.62亿元,同比增长1.4%,较2017年同期增幅扩大1.2个百分点。从需求看,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电煤需求将有所增长,但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煤炭产业自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随着环保检查对煤炭主产地的影响逐渐消除,后期煤炭供应增加将是大趋势。
累计进口煤炭1.46亿吨,同比增长9.9%,增速较2017年同期收窄13.6个百分点。例如,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持续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2017年同期有所放缓,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正转负。
5月末,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4%,仍处于较高水平,过高的杠杆率给企业带来经营困难、资金紧张、安全投入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从产量上看,出现缩量。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也将下滑。我国大中型城市最大峰谷差占用电最大负荷的比重接近50%,一般省份也接近40%。此外,煤炭企业要关注当前水电出力不断增加,主要用户和港口库存水平较高,主产地和主要港口煤炭价格开始回落以及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等对市场供需的影响,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安排。总体来看,我国动力煤需求旺盛,而供给平稳缺乏弹性,煤炭供求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而结构性的不均衡更容易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
从国内环境看,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6.97亿吨,同比增长3.9%,增速较2017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
为应对经济运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努力克服持续上行压力加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困难,防止已经出现的产业经济景气度温和调整演变成过度调整,煤炭产业应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韧性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应收账款2603.6亿元,同比下降5.6%,较2017年同期增速回落9.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也出现了趋缓态势:从投资上看,增速下滑。下半年,我国煤炭产业延续上半年发展态势的概率仍然较大。
一是迎峰度夏需求推动煤炭价格上涨,二是夏末秋初煤炭价格有所回调,三是随着供暖季到来,冬储行情或再次推升煤炭价格。上半年末,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为329.30万人,同比减少4.6%,较2017年同期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从供应看,煤炭有效供给质量不断提升,铁路运能在增加,总体上煤炭市场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近年来,我国坚持稳政策、稳供给、稳价格、稳杠杆,使陷入困境的煤炭产业摆脱困境,重燃生机。
从价格上看,出现下调。关于下半年煤价走势,时段性高需求推动动力煤价格上扬。
累计出口煤炭236.5万吨,同比下降55.3%,与2017年同期增速15.1%相比,大幅度降低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供给质量提升,但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仍面临去产能资产处置难、企业杠杆率高、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等难题。
随着全行业效益有所好转,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有所增加。但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并不表明煤炭产业自身不存在问题。